经过二十多天时间的努力和准备,台州摄影艺术展终于顺利开幕。
此次因为受“台州市摄影家协会”的委托,策划了一个市外摄影师邀请展,分别邀请了省内外的十名摄影师参展,期间的酸甜苦乐感受俱在心中。今天从椒江回来,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地写一点属于我个人的感受。
从10月中旬接收协会委托开始,组稿、策划、打印、输出、制作,装裱到布展结束,大概半个月时间。短短的十几天时间,虽然很疲倦,但是所经历和学习到的东西也是超乎自己的想象的。
首先说一下组稿,协会希望我能够邀请一些思想前卫一些,作品思想性也深厚一点的作品,希望通过他们的作品给台州的影友一些新的启发和触动,所以在稿件的组合和选择上我便把目标锁定在了年轻摄影师上,因为我觉得当下很多年轻摄影师的作品,虽然很多都是不太成熟的,但是能够在他们的作品里看到新的意识,新的表现手法,新的思想。
我穗选的目标是浙江省内为主,省外为辅的摄影师群体。通过朋友和老师推荐,也通过自己的人脉,很快就锁定了想要的目标:那就是多元化,年轻化、而且作品基本是没有公开展示或者展览过的。通过协调和沟通,十位摄影师的名单终于确定,他们分别是来自温州的欧阳世忠、杭州的储楚、丽水的傅为新、苗华龙、宁波的郑川、台州的范顺赞、金华的杜剑、萧山的唐志扬、美院的黄东黎、和北京的张立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几位摄影师相对是比较成熟的,比如杭州的储楚作品曾经在很多大展中获奖并展览,北京的张立洁作品曾经屡获大奖,这次参展的《被忘却的少数:罕见病群体》作品获得今年“徐肖冰杯大展”的典藏奖,而萧山唐志扬的作品《他们的早餐》则是入选今年的“徐肖冰杯大展”的作品;黄东黎的作品则是在参展名单确定之后被告知她被评为“色影无忌”的十佳新锐奖。所以无论是从作品的质量也好,形式也罢,十组作品相对来说还是多元而颇具个性的。
虽然策展严格来说是第二次,但是放手让我一个人去做,还是第一次,何况是十个人的作品呈现,因此心里还是有些压力的。
稿件确定之后便是制定方案,策划展示形式。展览之前我特地去了一趟椒江,到“台州书画院”测量了场地,拍摄了场地的一些场景照片,针对空间进行一些相关的平面设计和规划。我画了各种草图,设计了作品的尺寸和输出的方式,于是进行制作和打印。
这次邀请展的费用全部由协会免费赞助,因此摄影师的作品便需要我自己进行把关。打印的材质、尺寸的大小,装裱的形式都需要仔细、谨慎。因为摄影师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到我的手上,首先便是对我本人的信任,也是对台州摄影节组委会的信任,所以在细节上我希望能够给他们尽量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宁波摄影师郑川的作品,他是大画幅拍摄的建筑题材,黑白影像,宽幅,因此尺寸便需要大一些,作品的数量上可以适当的减少,但要精选。他发给我十张作品,我和他沟通之后便选出了其中的六张。在输出时,他本人的意愿是希望能够做到1米左右,而我给他设计的尺寸宽是1.18米,高是0.55米,这样就使得作品整体呈现比较大气,在展厅里不会因为数量的多少而被淹没。其他几个摄影师的作品,我都根据作品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和设计,尺寸大小各不相同,包括同一个摄影师整组作品的大小,也有各自的变化。
作品全部制作完毕,接下去才开始设计展览的前言和广告宣传画。在前言的设计上我听取了几个老师的意见,也看了一些相关的设计图案,和设计师进行了两三天的沟通,终于决定用黑白两色进行画面的设计,主题也进行了修改,确定了用《寻找:十人联展》这个主题。前言是左黑右白的设计,而且那个十字是在中间的,如果不仔细寻找,不会发现这就是个十字,这就给观展的人一些新的兴致和趣味,也留下一个延伸的空间。
布展是在摄影节开幕前一天紧张进行的,因为书画院11月8号当天还有一个书画展没有撤下,因此等到8号下午3点半,书画全部下架我的十人联展才开始进行布置。
展厅是在书画院的二楼,这里是书画院最好的展厅,是用于珍贵书画展览的,整个展厅装了防爆的玻璃和精致的背景墙,虽然玻璃的装置对于观看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缺憾,不过展厅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大气和华贵的。给我布展的是书画院的技术人员,他们对于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践。我给每组作品摆放好位置,和他们讲解了作品呈现的形式,他们便细心地进行布置。
展览是在深夜十二点完工的,在书画院看着最后一幅作品在墙上呈现,我的那颗心终于安定下来。那一刻人也觉得虚脱了,或许当初接受这个委托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到过会如此疲惫。因为这段时间真的是把这十组作品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着,或许有的人会觉得我夸大其词了,其实这是我自己的真心话。从制作到布展,整个过程我都盯着,不敢疏忽,生怕一不小心就让作品有什么缺憾,因此精神都是高度集中的,所以当所有的作品都布置好之后,那一刻我便松懈了下来,人也轻松了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邀请展的布置的当天晚上,此次邀请的嘉宾著名视觉批评家鲍昆老师和浙江省摄协副秘书长毛小芳老师和参展的一部分摄影师都来到了现场,他们在参观的同时也给予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难得的是鲍昆老师,边看作品便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大家都获益匪浅,尤其是参展的摄影师,在鲍昆老师的指点下感悟良多。
省协会的副秘书长毛小芳老师看到展览,很开心,她围着展厅转了又转,仿佛是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一样,那种心情让我感动。后来她还告诉我,她上下四次到这个展厅观看作品,因为她看到了浙江摄影的变化,也感受到了此次展览的用心和水平。在第二天的开幕之后,《中国摄影报》的副总编柴选先生和著名摄影家傅拥军老师、以及省协会的秘书长周闰三先生和市里的领导都来到了邀请展的现场,柴选老师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让参展的摄影师和我自己也蛮开心的。
其实我知道此次邀请展的作品大多是比较青涩的,很多作品在大家眼里或许是颇受争议的,不过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够让个性和多元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带给影友的是不一样的感触,希望他们能够感叹:摄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这就够了!而事实也是如此,开展当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影友在观看之后最大的感触便是摄影真的有无数个可能,而这个可能便是摄影师本人的思想和内涵,他们看了之后都觉得获益匪浅。听到他们的话,作为一个不成熟的策展人,我觉得这半个月的辛苦是值得的。
这次策展,虽然没有预想过达到什么效果,但是期间的付出和努力只有自己明白。苦和累就不说了,但是学到的东西是无法估料的。不仅让我对于作品的体会更深了,也更深刻的理解了摄影师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而且策划的过程中,我更是理解到一个策划者对于作品的把控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呈现的方式也好,展示的形式也罢,作品就是一盘盘的生菜,重要的是策展人怎么样去炒。佐料放的对了,菜的味道就好,料下的不对,炒出来的就无法下咽了,因此除了要对作品本身有一定的理解,也需要和摄影师进行耐心的沟通,互相之间让作品的展现更加完美和精致。因此策展不仅是对于作品的一次全新整合,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这次我除了要感谢“台州市摄影家协会”的委托和信任,给了我这样一个如此良好的平台,更要感谢参展摄影师对我的信任,能够让我有机会学习和参与。这次宝贵的经验也将永远铭记在我行走的历程中,伴随我一点一点的成长。
下面我上一些此次邀请展的花絮,供大家批评和参阅!
布展前花絮之一
布展前花絮之二
鲍昆老师在我写的前言前给予了宝贵的意见
鲍昆老师和参展摄影师范顺赞在交流
鲍昆老师在和参展摄影师苗华龙在交流
工作人员在紧张布展中
台州摄协主席孙敏先生在观展
展览布置完毕
参展摄影师唐志扬的作品《他们的早餐》
参展摄影师傅为新的作品《神和真相》
参展摄影师杜剑的作品《他乡》
参展摄影师郑川的作品《异化》
鲍昆老师和毛小芳老师以及参展摄影师、各位嘉宾在交流
《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柴选先生在邀请展现场
参展摄影师苗华龙作品《迷思》展示现场
唐志扬的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兴致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观众在摄影师杜剑的作品面前驻足
摄影师郑川和观众在交流自己的作品
黄东黎的作品面前围了很多人,摄影师在和观众交流
宽敞的展厅一角
展厅一角
展厅一角
观展的人们
参观的人很多
市里的领导也来到现场,对邀请展的每组作品都很感兴趣
邀请展的各位嘉宾在展览的前言下合影留念
以上是此次展览的一些花絮!拍摄,文字:释藤